查看原文
其他

数字时代的数学焦虑:困境与破局丨新刊推荐

《教育家》编辑部 光明社教育家 2021-03-18



新刊推荐


《教育家》杂志2020年2月刊第一期来啦!

 

本期《教育家》推出“数字时代,你还在为数学焦虑吗”特别报道,聚焦数学教育背后存在的问题,汇集一线教师、学生、家长以及专家学者的声音,为打破数学焦虑,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数学人才献计献策。

 

本期封面人物,我们采访了著名数学教育家丘成桐,他就当下社会需要的数学人才和数学强国等话题讲述了自己的看法。

 

本期《教育家》新开设“视野”专栏,通过研究世界范围内有代表性的教育案例,探索解决我国教育问题的可行性方法。以广阔的视角,介绍各国教育经验,以期为我国的教育工作带来新思路。

 

本期添彩人,我们报道了吉林省公主岭秦家屯第二中学数学教师李素怀,聚焦一线乡村教育工作者的成长与奉献。

 

……

 

更多精彩内容,欢迎订阅《教育家》杂志!

 


本期目录
数字时代,你还在为数学焦虑吗封面人物
特别报道


21世纪,人类进入数字时代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不断发展,社会对高素质数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,也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。我国数学教育看似一片繁华,也隐藏着基础数学教育的唯分数论、高等数学教育的应试怪象和纯数学研究的冷清境况等现实问题。

 

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与培养之间存在巨大差距、学生群体中大面积存在数学焦虑情况、数学教育频频走入误区,这些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的数学焦虑状况。

 

缓解数学焦虑,培养优质数学人才,并非一朝一夕之事,需要政府加以引导,加大对基础科学的投入。同时,企业要发挥经济优势,营造相应的数学研究环境;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应积极探索教育新方向,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、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。


无问西东 唯学与研
封面人物
封面人物



从17岁到如今70岁,丘成桐在艰深的数学领域跋涉了五十余载,几乎囊括了包括菲尔兹奖、克拉福德奖、沃尔夫奖、马塞尔·格罗斯曼奖等数学界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荣誉和奖杯。

 

丘成桐一再强调兴趣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。以他自身为例,虽然当年家庭经济条件困难,但父母从未要求他以致富为目的,而是让他遵从自己的兴趣念书。丘成桐说,在今天这个时代,数学念得好有很多出路。家长不应太过功利,扼杀孩子的兴趣。

 

“立德立言,无问西东。”古稀之年,丘成桐仍孜孜不倦地驰骋在数学的王国里,为培养数学人才,振兴中国数学事业无私奉献、鞠躬尽瘁。


“不听话”的英国学生
封面人物
视野



文化只有在交流与融合之中才能更好地发展,教育也需要在比较与借鉴中找到新的突破。他国有代表性的教育案例,有时对解决我国的教育问题具有参考借鉴意义。这是比较教育领域的研究目的,也是本刊推出“视野”栏目的初衷。“视野”专栏,将以广阔的视角,介绍世界各国的教育经验,呈现世界各国的教育案例,以期为广大读者带来启迪。

 

本期“视野”以中国基础教育为比较基点,以观察到的几种教育现象(教师教学活动+学生表现)为线索,来看中英师生关系的差异,为创建良性教学交流提供新思路。


让乡村孩子看到更广阔的风景
添彩人


在吉林省公主岭秦家屯第二中学十余年,李素怀作为乡村教师,从懵懂无措变得从容不迫。这一路,她走得并不轻松,步履却愈发坚定。

 

每当迎来一批新学生,李素怀都会反复问自己:“我能让学生收获什么?我能给他们带来什么?”初中三年,她陪着学生一起经历挫折和进步、悲伤和欢乐,她希望学生能通过这短短的三年,学会生活,学会成长,学会热爱。她希望自己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,这是她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。


中考体育提分的背后,厘清育人本质是关键

封面人物

声音



2019年岁末,云南省教育厅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,其中“中考体育与语文、数学、英语并列100分”一条尤为瞩目。

 

网上对其主要有五类观点,第一类是赞成的声音,论点理性且充满正能量;第二类是非理性的反对;第三类是理性但略空泛的议论和看法;第四类是理性的担忧;第五类是一些理性且颇具专业性的建议。本文主要针对这些言论进行阐述。

 

教师队伍建设,从提升师德师风开始

封面人物
探索



目前我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依然存在问题,个别教师敬业精神不强、师表意识淡薄、学识不扎实、仁爱之心缺乏,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形象,影响了教育教学的品质。

 

河北省玉田县第二中学以精细化管理、家风教育活动、家校合作等为突破口,在师德师风制度体系与长效机制的建设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,从每一次考评、每一个课堂、每一名教师、每一个家庭开始,助推优良师德师风的形成。本组报道汇聚了玉田二中校长、副校长、一线教师的声音与故事,希望为当下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带来一些思考与启迪。



 附:



话题征集


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,国民的整体素质如何,危机和安全意识强不强很大程度取决于在学校曾受到过的教育。例如在此次抗击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大考中,不少问题(如多起聚集性感染案例发生等)暴露出国民危机意识的薄弱,而这与学生时代所接受的危机教育有极大关系。


在学校中如何开展危机教育?我们希望寻找到一些样本。除了以此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危机,自然灾害(水灾、地震、泥石流等)、学生伤害(自残、自闭等)、学生意外(车祸、运动伤害、疾病身亡等)、校园犯罪(偷窃、恐吓勒索等)、事故灾难危机(火灾、建筑物倒塌、拥挤踩踏等)也在我们的讨论范畴内。


1.在上述危机事件中,学校经历过哪类危机事件?是如何应对的?举例分享一下经验做法。


2.学校日常的防震减灾教育、健康卫生教育、安全教育等是如何开展进行的?通过哪些具体方式开展?(例如学校主题教育活动、防震减灾模拟训练等)能否具体举例阐释。


3.危机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怎样的价值观与相应的哪些能力?


4.在地理课、生物课、体育课、思政课上可以如何渗透危机教育?若学校有相关实践,能否请相关科任老师谈谈。


5.当前学校开展危机教育面临哪些问题,如教材、课程、制度是否有章可循?


6. 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如何?在接受危机教育时有何种表现?


欢迎来稿!邮箱420391214@qq.com。



如需了解更多,欢迎订阅《教育家》




—  END  —


来源|本文系“光明社教育家”原创






    



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